支撑材料

课程思政案例展示

返回

悟五行文化 品中医魅力

发布日期:2022-11-20 作者: 来源: 点击:

悟五行文化 品中医魅力

课程名称:中医基础理论

章节名称: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五行学说

知识点:五行基本概念;五行特性;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运用。

教学目标:

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的特性;了解五行学说的文化内涵、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专业自信、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

在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五行学说中,本案例知识点的内容包括五行基本概念;五行特性;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运用。教学重点是五行基本概念,五行特性,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难点是五行基本概念的文化内涵,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运用。

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置相关问题。在理论认知层面,提出:“你了解五行学说的文化内涵吗?”启发学生在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认识古人的思维方式;在实践应用层面,着重五行学说基本内容与中医临床实践关系的分析,让学生重点掌握五行学说在阐释人体疾病变化和指导疾病防治的应用。在学习方法层面,开展小组讨论、趣味问题、游戏环节、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从课程中提升专业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学习任务

学习方法:课前观看“五行”视频,了解五行的内涵。

思政目标:激发学生探究五行学说内涵的兴趣,提升专业情感。

2.课中学习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一:五行的基本概念及五行学说的文化内涵。

思政目标:提高学生对五行文化的认知,增进文化自信。

思政内容与学习方法:文化溯源。讲解五行学说的文化背景,增进学生对五行内涵的理解,培养高阶思维。

五行,想必对大家来说已经不陌生。它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属性及其运动变化,从而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类物质属性,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五行具有浓厚的文化基因。它肇始于夏商之际,最早记载于《尚书·洪范》“洪范九畴”之“初一”,完善于春秋战国,影响持续至当今社会。它虽隶属于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范畴,但在秦汉之际,五行学说就已经开始广泛地渗透到中国的社会制度、思想文化、自然科学与语言文字等各个领域。自古以来,五行文化多运用于命理风水、占卜预测、中医、哲学等。庞朴《稂莠集》认为:“五四”以前的中国固有文化,是以阴阳五行作为骨架的,阴阳五行“弥漫于意识的各个领域,深嵌到生活的一切方面。如果不明白阴阳五行图式,几乎就无法理解中国的文化。”由此可见,阴阳五行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内涵丰富。比如五行作为一种传统元素,它经常出现在很多设计理念当中,中国古代传统服饰深受五行说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服饰文化,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和思想文化。古代帝王受命于天,反映在皇帝服饰的形制,色彩,纹样上,就是要“取法象数”,依据天象地法裁制天子的服饰。如秦始皇认为夏是木德,殷是金德,周是火德,殷取代夏是金克木,周取代殷是火克金,轮到秦取代周是水克火,因此朝代服饰为黑色。

教学内容二:五行的特性。

思政目标:提升素质修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高阶思维,提升文化自信。

思政内容与学习方法:

(1)小组探究学习--培养职业素质,提升个人修养

儒释道家看待五行是结合生活的,形成了生活“五行”论,即根据五行的属性对于为人处世、道德规范的启示,提升自身的修养。“木”启发我们要永远满怀希望,不被轻易打倒,即使受挫还能勇往直前、无畏无惧;“火”启发我们要向火一样积极向上、有热情、有激情,永远充满活力;“土”启发我们做事要脚踏实地、认真勤恳,做事沉稳,要成熟的考虑和处理问题;“金”告诉我们严肃认真是人生的必备品格之一,也要适当保持锋芒保护自己;“水”告诉我们为人处世要内外兼修、学会包容、灵活变通,更是启迪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襟怀坦荡。“五行”还有很多人生启迪等待我们去挖掘探索。

(2)趣味问题互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高阶思维,提升文化自信

Q:为什么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呢?

A:这是因为在古代社会,大家都是遵循五行的规律办事和生活,东属木,西属金,都是可以用器具装载的物什,而南属火,北属水,用篮子。布袋什么的是不能装载的,所以我们说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

Q:为什么我们总说午时三刻,“秋”后问斩呢?

A:我们看古装剧时,总是看到官府在处决犯人时,有一句“秋后问斩”,而错过了时间,官老爷又会说:“先押入大牢,待明年再斩。”古人认为,秋属金为有肃杀之气,为了顺应该气,古人就选择这个时候对犯人执行死刑,人死会变为纯阴之体,阴气最重,而“午时三刻”是阳气最足的时候,阴阳抵消,是为平衡。

Q:为什么是败“北”和鸣“金”收兵呢?

A:这就涉及五行方位和属性。北方和水代表闭藏的含义,古时候北城门一般是打不开的,只有出兵打仗才能从北门进出。金和西方代表收敛,停止进攻结束战斗收回兵力便是“鸣金收兵”的含义所在。

教学内容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思政目标: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引导学生体会五行在诊疗中的运用,提升中医理论自信。

思政内容与学习方法:

(1)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体会五行学说的运用,提升中医理论自信

引入病案:章某,女,35岁。患慢性腹泻病史多年,每因情志因素或饮食不当而诱发或加重,此次发作持续已近4个月,西医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采用西医治疗两月未见明显疗效,转而用中医治疗。刻下症状为:轻度抑郁、腹痛、肠鸣、腹泻、泻后痛减,纳呆食少、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弦。

案例分析:中医辨为肝郁脾虚证。治以疏肝健脾止泻。方用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加减。患者服用20剂,腹泻基本控制,续服14剂,诸证消失,疾病痊愈。本案例体现了五行学说对中医临证的指导作用。

(2)启发式教学——由此及彼,激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学习了五行之后,我们明白了五行学说是以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关系来探索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而达到整体动态平衡关系,同时又将自然界的相关事物和变化归纳为五行之中,并与人体有机的结合,说明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不仅人体的各个脏腑之间各有联系,相互制约,相生相克,当今世界也是人类命运共同

体。需要追求和平与发展,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由此主权平等是数百年来国与国之间规范彼此关系的最重要的准则。人与自然也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应当把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之位,体现构建和谐美丽的人类家园的重要思想。

教学内容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思政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五行学说的运用,激发学习的兴趣,提升中医理论自信

思政内容与学习方法:

(1)游戏设计——加强同学对五行学说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卡片上写上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志(怒、喜、思、悲、恐),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形(筋、脉、肉、皮、骨)等事物,由同学抽签并判断抽到该事物的五行归属。给同学一分钟时间散开,相生关系可以迅速组队,相克关系可以由所胜者淘汰所不胜者。游戏时间十分钟,未被淘汰者获胜。

(2)角色扮演——加深其对五行学说的理解运用

Q:朋友,你知道如何五行在生活中都有什么作用吗?

服装设计师小王说:我用它去设计服装的颜色。时令季节颜色是服装的一大元素,五行

在季节上就有明显的象征意义。春天属木,适合穿绿色系衣服,凸显活力与新生;秋天属金,一些金属色的质地和面料、金属挂件都向冬天开始过渡,与季节形成统一的格调。冬天属水,所以蓝色系等冷色调更适合在冬季运用,不会让你在冬季显得过于单薄。四季有四行,土应四时,大地属土,因此土代表四季的平稳运动,也就是说大地色系的衣服在四季都可以被选用的!

农民小裴说:我用它指导我耕作。最基本的作物的生、长、化、收、藏,在季节上是春、

夏、长夏、秋、冬,对应这五时指导我们耕作啊!

音乐治疗师小方:我用它指导我乐疗。“五音疗法”嘛!你看看繁体乐“樂”和繁体药

“藥”,仅仅差一个草字头,“乐在药先”这说明我们老祖宗在造字的时候就告诉我们音乐的治疗啦!《黄帝内经》中可是详细的提到过,五音角徵宫商羽,分别对应怒喜思悲恐,这可是影响着脏腑的健康啊!举个例子,你知道肝郁脾虚证嘛?如果想要得到治疗可以尝试听一些角调式乐曲,有疏肝之功;其次要配合宫调式乐曲,可入脾,以健脾气,助运化,两者合用以达到疏肝健脾,理气化痰之功呢,这就是我们的医“声”密码呀!

中医小李说:我用它指导我治病救人。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通过五行特性来分析和归纳人体,构建以五脏为中心、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五脏系统,以说明五脏之间的联系,指导疾病的治疗。五行还可以指导人们养生保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顺应自然规律,做到天人相应。如:现正逢冬季,我们要早卧晚起,这是因为冬季太阳落山早、升起晚,早睡晚起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另外,冬天是心脑血管的高发季节,老年人应该避开温度最低的夜晚与早晨,注意“护阳”,这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注意这里提出的“早卧晚起”不是指多睡,这样反而会影响一天的精神。“早卧晚起”其实是指早晨不要太早出门锻炼身体,晚上也不要很晚了还在户外活动。

思政点睛

以播放视频激起同学兴趣,用真实案例作为切入点,以创新的方式开展课程导入,结合中医文化和经典探讨五行学说运用,坚定中医自信、文化自信,设计游戏与角色扮演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价值规范。同时开展探究式、辩论式学习,引发学生对五行学说运用的思辨,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

中基第四小组

组长:章思涵

成员:尹志弘、郭璇、徐艺洺

侯程旸、王小杰、方玉莲

许筱、孙原原、詹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