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材料

课程思政论文展示

返回

“踏进中医门,做好中医人”中医2班潘阳

发布日期:2022-11-20 作者: 来源: 点击:

踏进中医门,做好中医人

中医是什么?中医学又是什么?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知道了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与保健的医学科学。回望过去的一学期的中医基础理论课学习,我想到了当初选择中医学的情景。

(一)踏进中医门

缘起中医:喜欢中医,因为它深邃的历史文化思想底蕴。我钟情于传统文化,喜欢古典的东西,而中医包罗万象,阴阳、五行、周易、八卦让我好奇。白芷,苦丁茶,龙葵,红豆蔻等等中药名让我好奇,华佗扁鹊治病救人的故事同样也让我好奇。小时候我的我对这些神奇美妙的东西非常感兴趣,长大后我对中医依旧非常感兴趣,于是我萌发了学习中医的念头。

选择安中医:高考结束成绩公布后,在大家都徘徊在选学校选专业的十字路口处时,我用很短的时间决定了学校与专业。在众多专业中我选择了不太“热门”的中医学。

初到安中医:“至精至诚,惟是惟新”给人信心。吴元洁老师的第一次讲座增加了中医对我的吸引力,得知她是我的中基课老师后,我更有了学习的动力。在接下的一节节中基课中,我慢慢踏入中医的大门。

来到安中医,学习中医学知识,我更坚定了好好学习中医,做好中医人的信念。大医精诚,至精至诚,惟是惟新。

(二)学习中医魂

一则树立目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越高,其收获就越大,而且年轻的中医人要立大志,立志成为明医,立志大医精诚。每一个中医人都当有“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的志向,想着帮助病人,想着传承医术,想着把中医发扬光大。这样的志向最高最远,只要坚持走下去,其人生成就也最大。对于我们中医小白来说,每一学期,每一阶段,每一门专业课都应该有相应的目标。朝着目标努力,奋斗会更有动力。

二则努力学习,通过课堂上吴老师的讲解,我知道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比如,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它们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而且,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其生理、病理无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又有,“证”与“症”的概念不同的,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会“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专业名词,专业知识。先理解,再背诵,看起来不难的学习过程实际上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一再拖延。因此努力学习并不是听上去那么简单,要落实才是真理。空闲时间看一看书本,深入理解中医知识蕴含的哲理,阅读前人的经典著作,培养自己的中医思维。其中,精研经典,研读历代医家著述。特别是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理论的根基,有助于领悟多家的精华;

三则实践运用,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临床必先望、闻、问、切,通过问寒热、察表里达到明虚实、辨阴阳的目的,这实际上是一个由症及证、由标到本的诊断过程。辨证施治,又称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中医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何为辨证论治?所谓辨证,就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四诊”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患者病症属于何种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学的治疗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过程,对于我们中医小白来说,理论是最先接触的,实践却是最最重要的。通过这学期的中基学习,我逐渐将所学理论与自身生理病理情况相结合。观察自己是否还有湿热症状,注重调养脾胃,顺应自然,注意情绪控制,慢慢将中医融入我的生活中。

(三)做好中医人

正所谓大医精诚,我们不仅要医术精湛高超,医德定要高尚。“善行医者,智欲方而行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是孙思邈提出的思想方针,意在对行医诊断提出一定的要求,“智欲方”是指智慧品德要高尚,“行欲圆”是指做事要考虑周全;“心欲小”是指做事心思要细腻。“胆欲大”的意思是不要束手束脚。我觉得这不仅是做好中医人的标准,也可以当做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

其一,智欲方。中医人的德行修养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仁爱之心。因为仁爱,所以慈悲,有利他精神,有愿意帮助病人的意愿;其二,处事谦卑。往圣先贤告诉我们,满招损,谦受益。作为一个中医人,我们追求道,而道在低处;其三,廉洁处世。不贪财,不贪名,心正则身正,虽然以医为业,但清廉正直,问心无愧,争取成为“明医”而非仅仅是“名医”;其四,慎严。说该说的话,做合乎道的事,不夸张,不虚浮,做一个严谨的人,言行谨慎;其五,淡泊。心定于中医,不务虚名,不求暴利,做好自己,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医人。

其二,行欲方。扁鹊行医有“六不治”,分别是: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这告诉我们做事要考虑周全,作为中医人同样如此。

其三,心欲细。这点应该是行医治病救人的重要一点了。做事心思细腻,严谨。它在理论部分的体现可能不是很多,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一味药需要多少,这味药需不需要,都体现着行医者的严谨细致的思考,是对生命的敬畏。

其四,胆欲大。意思是不要束手束脚。正如主席所说“守正创新”。今天的中医要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应能有更大的收获。另一方面,我们治病救人亦要“大胆”,就像在不久之前,我校齐亚军老师和项水英老师在合肥地铁站勇于救治昏倒女乘客,在情况危急千钧一发之际,老师们“大胆”的举动挽救回了一条生命。这应该是最好的例证了。

从踏入中医门,到成为中医人。中医小白会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中医路,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人,努力做到“至精至诚,惟是惟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